在當前復雜的內外部發展環境下,我國政府、天然氣行業和油氣企業要重視應對LNG市場存在的各類風險。
第一,要轉變思路,進一步強化天然氣在一次能源中的主體地位。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做出了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莊嚴承諾。為實現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轉換,不斷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目前最可行的就是充分利用國際資源,提升天然氣和LNG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充分發揮天然氣作為未來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發展方向轉換的橋梁型能源作用。
第二,要積極參與國際LNG貿易,優化進口LNG結構,降低LNG資源成本。在國際LNG市場供應寬松的形勢下,LNG市場上買方力量不斷加強。我國應充分利用國際LNG資源,增加LNG資源采購話語權,通過推動市場的發展,與LNG資源方一起解決我國LNG資源采購在剛進入國際市場時出現的長期協議不夠靈活、價格過高等問題。
第三,要拓展渠道,積極參與國際天然氣資源上游開發,降低LNG產業鏈整體成本風險。我國參與天然氣資源開發的主體仍以三大石油公司為主,三家石油公司在油氣資源開發生產、大型境外項目運營等方面均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為減少國際LNG進口的價格波動風險,關鍵在于參與上游開發,在獲得穩定的資源儲量的同時,降低成本,減少產業鏈整體的價格波動風險。
第四,要充分發揮國家管網公司作用,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提高儲氣能力,應對市場供需的變化。2020年初國際油價大幅下跌以來,歐洲天然氣市場利用發達的儲存設施,充分吸收了國際LNG的低價富余產能,保障了對清潔能源的利用。我國在成立國家管網公司后,一方面要繼續推動供氣企業增加儲氣能力,另一方面要通過體制機制設置,鼓勵國家管網公司形成更多的天然氣儲存能力,通過基礎設施增強對國際LNG價格變動的吸納和抵御能力。
第五,要進一步推動國內天然氣市場的發展。在國內建設天然氣交易中心的基礎上,不斷完善天然氣定價機制與準入機制,打造公開透明的市場環境,推動形成中國市場基準價,充分反映國內天然氣市場的需求和供應關系,減少上下游不匹配的價格風險,為我國LNG市場乃至整個天然氣市場的長遠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此外,我國石油企業還要加大國內天然氣勘探開發力度,在強化常規天然氣增儲上產的同時,重視頁巖氣等非常規天然氣的資源接替作用,通過技術水平和管理能力的持續提升,努力提高國產天然氣的供給能力,為穩定國內LNG供給夯實基礎。
|